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岁月不掩英雄气□本报记者 蔡 明

百色早报 2015-09-03 02:29 大字

农长丰(左一)向记者(右一)介绍情况 □梁羽冰 摄  

“轻伤不下火线”。这是我在回想起采访抗战老兵时,至今仍记忆犹新的一句话。

2013年10月下旬,我接到任务去靖西采访几名抗战老兵,老兵的年龄都有八十多九十岁了。当地干部说,因为年纪大了,采访还得看老兵们的身体状况来定。果然,在靖西县城找到两三名老兵,但几乎都是卧病在床无法接受采访。

失望之余,我把希望寄托在距离靖西县城1个小时车程的龙临镇偕乐村更渠屯的抗战老兵农长丰身上。

刚到他家门口,身材瘦小,但却精神抖擞的农长丰已经走出来,笑呵呵地请记者进屋去。

从如何当兵,到曾经的作战,以及战后的生活,农长丰记忆犹新。在说到一次打日本的战役中,自己受了伤,头部发麻、左腿疼痛,连长看见后让他下火线。他始终记得连长曾经说过的话,于是大声喊道:“轻伤不下火线”。说到这里时,农长丰异常激动,一边撸起左腿给记者看伤疤,一边叙述着。

可以想象,在当年纷乱的战场上,受伤的战士们始终保持着不畏牺牲的冲劲,英雄气概显露无遗。

时年92岁的农长丰,面对记者等人的采访,一回答起来就停不住,甚至不让人打断、插话。

是的,那段属于他们的烽火岁月过去了,而后的数十年和平岁月里,他们唯有在记忆中才回想起曾经饱受战争灾难的国家、曾经为了如今的和平洒下的热血。

战争充满残酷,时势造就英雄,历史不能重来。农长丰异常激动地讲述起抗战往事,无非是希望将他们经历的过往呈现给年轻的我们,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了解战争的残酷,珍惜当下的生活。

英雄会随着历史老去,但是英雄的精神却需一代一代传承去下。

新闻推荐

爸爸为我做花灯

9月27日,靖西县化峒镇化峒街一群众在为女儿做花灯。过中秋,拉花灯,是靖西县小朋友最喜欢的节目,深受当...

靖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靖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