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以心的名义致敬

安庆晚报 2014-09-05 14:16 大字

[摘要]未一平

 

杨先生又捐款了。六年来,他已先后资助了26名贫困大学生,而且资助标准也是逐年提高。

杨先生的慈善真正地不带任何的功利与名利,试想一个捐款连真实姓名都不留的人,如果不是遵从内心的召唤,他能将慈善年复一年地做下去吗?做慈善不求回报,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慈善,体现了慈善的原始意义。比起某些高调的慈善来,这种慈善更具人性化,不仅体现在对受捐助的人人格的尊重上,也于低调行事中,让慈善去掉了那种高高在上的架式,回归于平实,并给人一种平等的感受。是的,既然我们真心要帮助他人,又何必在乎他人是否知晓谁人所赠?实质上只要用来慈善的物品与金钱真正实至名归,也就达到了本初的目的。如此,就是快乐的,他人也会于受赠中怀揣一份感念于心头的,而且潜移默化中这种内在的感念在一定的时候也会化成浓浓的爱心,回报社会,回赠他人曾经给予的关怀与关心。这何偿不是一种良性循环呢?滴水之恩,未必非得涌泉相报。如果我们做慈善都能不讲名利,不求个人回报,真正地将慈善当作一种道德自觉,或者一种职业,人与人之间该是何等的融洽与和谐啊!

杨先生旅居海外,他的资助也许还会进行下去,但不管怎样,六年的资助,那一份长长的温情,足以让我们在这个金钱至上,人情关系淡薄,功利与世俗中看到了一种希望,得到了一种慰藉。在此我们以心的名义向他表达致敬外,也希望那些受资助的大学生们能铭记所受的资助,在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好好把握住难得的机遇,在大学的殿堂里不荒芜学业,探求知识,真正学有所成,将来走出校门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如此,这也当算是对杨先生一番心血的回报,而且也是最好的回报。

6年来,祖籍安庆枞阳县,旅居海外多年的杨先生,委托《安庆晚报》民生新闻部为他结对,资助了26名枞阳、桐城籍贫困大学生。(《安庆晚报》8月29日)

新闻推荐

性格不合闪婚闪离 返还“彩礼”3.5万

本报讯(洪燕

 

记者

 

周国庆)都说90后的小青年敢爱敢恨,感觉来了就在一起,没有感觉了,分手也不拖泥带水,但是分手可以,送出去的礼金可就没那么好商量了。近日,枞阳县法院就审理...

枞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枞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以心的名义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