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上接一版去年月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毛万春在曾家镇视察时

安康日报 2016-08-10 23:08 大字

(上接一版)去年3月,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毛万春在曾家镇视察时,在和顺家园社区偶遇重庆老人饶志权。老人的女儿嫁到曾家,她便离开巫溪,跟着女儿来此定居。她告诉毛万春:“住在这里好啊,书记镇长随时都能见到,想找谁就找谁。”

干部的自信在群众看得见的发展中

来到曾家镇,无论是统一设计的“曾家我的家”文化标识,还是路灯中国结上大大的“家”字,都能让人感受到浓厚的“家”文化。这一块平坦的坝子不仅吸引着本地移民搬迁的群众,还吸引了平利广佛、湖北竹溪以及邻镇牛头店的“移民”。随着陕南移民搬迁工程和脱贫攻坚的推进,2013年以后,700多户村民搬入镇区,集镇人口达到4000余人,城镇化率达到30%,个体工商户从2012年的170户增长到480户。

时间回溯到2013年5月17日,时任省长娄勤俭来到镇坪曾家镇视察调研,听到镇上介绍历史上这里就是湖北、陕西“两省三县”交汇地,人口自然聚集,商贸流通发达,看到这里地势平坦,娄勤俭提出“应把曾家镇作为镇坪县区域性中心镇来建设,好好规划、好好发展”。这个偶然的机遇成为了曾家镇走出阴霾的决胜点。曾家人抓住机遇,用450万元起步资金,开始集镇建设。

和顺家园是位于集镇核心区的移民搬迁安置社区,在房地产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这里的工地仍然一片繁忙的施工景象。已经建成300套单元房的和顺家园配套有“组团式”广场,强弱电入地,雨污分离,公共无线网全覆盖,创客空间也正在建设中。陈德钧说:“这里的房子供不应求,第四期一共80套房,已经排到350多号了。8月初,河对岸的商业一条街也即将动工,为了维持山区小镇的传统风味,我们的规划是只建三层,坡式屋顶,一楼做商用,二三层还是移民搬迁住宅。”

集镇建设并不难,但是如何让群众安居乐业?曾家镇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抓搬迁,挪穷窝;抓园区,换穷业。

镇坪众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曾家镇政府招商引进的一家民营企业,就位于和顺家园。这家今年3月刚刚成立的公司,主要经营高频变压器、磁环电感等电子元件生产加工,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初步计划在搬迁户和贫困户中招聘50人。镇长郑杰介绍说:“随着搬迁工作的推进,创造就业岗位是我们面临的压力。这两年返乡创业的人增多,也有不少和我们取得联系,比如圆珠笔组装企业,LED节能灯组装企业,一些企业在沿海地区招工困难,干脆转战内地,也是看中了我们这里劳动力成本低的特点,这对我们是新的发展机遇。”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创业高潮,镇上在集镇统一规划建设中,预留了2000多平方米社区工厂,免费供创业项目使用。“对留守妇女来说,一个月收入一两千元,上下班时间和上下学时间错开,就地就业增收,还能照顾孩子,这样的就地就近城镇化,很适合山区实际。”

在建设和顺家园社区之初,镇政府就提出了社区和园区共同建设。镇上不仅拿出了最好的地,给最穷的人建房子,积极招商引资,建社区工厂,还在集镇周围布局了产业园区,使群众能够真正“搬得进、稳得住、能致富”。围绕和顺家园社区、五星桃花社区、洪阳云雾社区,已经有宏枫现代农业园区、天源生态养殖园区、腾展现代农业园区共3家市级农业园区。以发展五味子系列保健品为主的草堂春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去年劳务支出82万元,充分带动了当地居民就业。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的5180元增加到2015年的9017元,超过全县平均水平。今年10月,4个贫困村793人将率先实现脱贫,这占到全镇贫困人口的三分之一。

干部的自信在引领群众的美好前景中

要想不断发展,“多事曾家”的事儿就不会少。如果因为怕出事,怕担责任,就会停滞不前,曾家镇也不会发生今天这样大的变化。

今年开始,借助“两学一做”,曾家镇开始推行村干部坐班制。“一开始村干部也反对,说你叫我在村委会坐着,我怎么去解决问题呢?但是我们仔细想想,到底有多少事情是需要到农户家里解决的?群众有事找不到干部,就会有意见。现在群众也习惯了,去村上随时都能找到人。”陈德钧说。

曾家镇还积极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建立了乡镇环卫保洁公司、物业管理公司、镇义工协会、老年体协、舞蹈协会、红白理事协会等多个社会组织,形成了党委政府主导、协会组织引领、群众开展自治的社会治理方式。

村干部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也很高,曾家镇的所有拳头产业,都有村干部带头的身影。他们不仅叫群众做,关键是自己带头做,群众干有比样,心里放心。星明村支部书记赵伟就完成了一个从企业家到村干部的华丽转身。原本从事矿产开发的他回乡创业,发展林下经济,外地的矿则请人代管。究其原因,一是矿业的发展前景不长久,二是返乡创业、带动群众致富才是他的最终目的。他之所以能够回来安心村上工作,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群众选干部时就信任他,一边倒地选他当村干部,他说,“人怕人奉承,群众叫我干,我不能扶不上台面嘛!”

“许多村干部都参与了乌鸡、魔芋、马铃薯等产业,虽然规模不大,这对群众有指导性。群众打心底还是觉得干部有前瞻性,信任干部,干部搞产业他就会跟着做。”陈德钧告诉记者,“曾家镇近年特色产业发展很快,村干部带头创业功不可没。”

现在,曾家镇的干部就像一只灵敏的猎犬,嗅到哪里有投资意向,就立刻去争取,招商引进安康振兴药业投资建设的“镇坪县马铃薯产业开发项目”已落地开工,陕南胜达魔芋精加工企业已选址落户曾家,这些都是曾家的干部千方百计争取来的,有的还是抢的别人的项目,诚心感动了客商,良好的投资环境也让他们放心落地投资。

陈德钧说:“曾家的干部经历了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从过去单纯的管理,到现在细致的服务,干部在服务中增长才干,有了干事的信心与热情。尽管搞产业发展也走了不少弯路,效果不好,群众不理解。但是现在,我们在市场经济下搞产业发展,用大户、企业培育市场主体。社会事业方面,路灯、环卫、连户路的预算全部下放到村,也搞市场化经营。市场发展教会了我们怎样做干部。”

腾展乌鸡养殖园区、天源生态养殖园区、向阳高山富硒茶观光园区、五味子种植观光园区、镇坪高山富硒马铃薯产业开发暨种薯培植区、陕西胜达魔芋精粉加工生产区,这些叫得响名声的园区,目前都发展良好。曾家镇已经在集镇社区周边、洪石河轴线、双河口库区规划布局了6大产业园区。

然而对于郑杰来说,特色小镇的理念一直萦绕在他的头脑里,“现在发展的六个产业里必须有一个站出来,以它给曾家命名。”到曾家前担任团县委书记的郑杰,在思考市场问题时,有自己的一些深刻体会,他觉得建小镇,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这样建镇和建产业相得益彰,才有好的吸引力。他的这个想法,与镇党委书记的想法一致,很长时间,“特色”成了他们共同思考的“作文”命题。

在这六个产业园区中,最具特色的是天源生态养殖园区,虽然这里现在看起来还是一个以餐饮住宿为主的农家乐,其实已经攻克了“多鳞铲颌鱼”的人工孵化技术,下一步将进行全域仿生态养殖,推广到有条件养殖的农户,他们在专家的帮助下,有信心到2020年建成全国最大的“多鳞铲颌鱼”种苗科研孵化基地,作为成品鱼生产,曾家也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多鳞铲颌鱼”俗称钱鱼,是秦巴山区传统优质鱼种,营养十分丰富,具有很好的食药价值,也是一种十分古老的鱼种,目前生存状况堪忧。它的生存和繁育对于环境的要求十分高,曾家镇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的条件。

“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以钱鱼为特色的小镇,如果能把这种古老的鱼唱红,打造一个钱鱼小镇,想想就很兴奋。”郑杰他们的思考,也让记者兴奋不已。

在他们的描绘中,钱鱼的人工繁殖在曾家得以攻克,镇坪人工饲养钱鱼的环境资源很丰富,完全具有做大产业的基础。陈德钧说,将来随着平镇高速通车,从安康到曾家一个小时,那时候到曾家旅游,吃钱鱼绝对是一个大大的卖点。把“钱鱼小镇”叫响,使之成为世界闻名的特色小镇,现在已经成了曾家的干部,包括不少群众的共同心声。

钱鱼喜欢生活在浪花大、水质清的地方,所以有着优异的品质。这也正如这片坝子上从逆境中走出,敢于干事、勇于担当的干部,在发展的激流中展示才干,在清明的政治环境中干成事、干好事,他们在干事中不仅重拾干部的自信,也重获人民群众的信任。

新闻推荐

镇坪:少了鞭炮声年味儿照样浓

本报讯(记者郑斐通讯员陈超)爆竹声声辞旧岁,过年放鞭炮已成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的传统习俗,但今年春节,安康市镇坪县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区,烟花爆竹声少了许多,但年味儿依旧很浓。今年元月召开的镇坪县两会上...

镇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镇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