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岷江河谷气象新 ——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参观侧记

阿坝日报 2015-12-15 14:03 大字

■记者杨刚蔡华

寒冬时节,地处岷江河谷的茂县生机勃勃,处处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加快发展的景象。

“阿坝高原农建模式值得学习推广!”“阿坝州的‘微水灌溉工程\’为这里的高半山扶贫奠定了坚实基础!”……言语中是对阿坝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12月10日,参加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的代表们,沐浴着冬日暖阳,走进茂县、走进羌山大地,现场感受新时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活力。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是群众脱贫致富的关键。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级部门的支持帮助下,阿坝州围绕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的目标,大力推进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走出了一条切合阿坝州实际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子,为打赢新世纪扶贫攻坚战、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牢了基础,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

水利先行——破解高半山贫困之忧

平坦的水泥路蜿蜒在山间,配套的水利设施功能齐全,新修的蓄水池在苹果园里星罗棋布……沐浴着冬日的阳光,走进茂县凤仪镇梨园村,映入代表们眼帘的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据了解,该村是典型的高半山贫困村,土地贫瘠,坡耕地多,保水能力弱。2014年,该村通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项目,坚持“统筹兼顾、一建多用,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尊重民意、量力而行,先易后难、分类实施”的原则,采取宜引则引(引溪水)、宜集则集(集雨水)、宜提则提(提河水)和池窖相连等形式,充分利用好有效水源,投入302万元,新建小微水工程91口、管渠道21公里。解决了全村农业生产用水问题,同步培育特色生态果蔬农业,逐步带领群众实现脱贫致富。

在一片果园中,主人正在修剪水果树枝,他说:“以前我们的果园灌不上水,果子长不大,也卖不上好价钱。现在,蓄水池修好了,果园里能灌足水了,与往年相比,一亩果园能多收入不少钱呢!”。

2014年来,该村以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为契机,因地制宜,兴建适合高半山发展的小微型水利工程,彻底破解了制约发展特色农业的“瓶颈”,该村原有45户贫困户198人,通过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脱贫致富42户,187人,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由两年前的6008元增加到8426元,该村42户贫困户187人实现脱贫致富。

“没有政府主导建设水利设施,这么高海拔的地方,群众想致富脱贫根本不可能!”“水利设施切实解决了村民们的缺水问题!”代表们沿着乡村道路边走边看,不断发出赞叹的声音。

“规模大,投入大,效果好,效益也好,这在阿坝高原上真是很不容易啊。”达州市副市长王全兴说:“阿坝州在农田水利建设上规划起点高,建设标准高,建设效益比较好。我们将把这次会议精神,把阿坝的经验带回去,认真学习消化,结合我们本地实际,把农田基本建设,尤其是水利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提高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把它抓紧抓好。”

顺应民意——激发群众兴水热情

中巴车队行驶在蜿蜒曲折的乡村水泥村道上,道路两旁不时可见人们修剪果树、整理土地的忙碌场面。茂县通过实施“百村千池万窖”微水灌溉工程,给昔日边远贫穷的高原农村带来了新气象。

南新镇凤毛坪村坚持民生为本,通过水利***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百村千池万窖”工程,顺民意、安民心的工程星罗棋布,被群众称为“幸福窖”、“致富窖”。

2014年,“百村千池万窖”工程实施后,该村建成水池25口,水窖185口,有效解决了过去提水灌溉成本高、产业发展缺水的难题,耕地灌溉率由过去的不足10%提高到现在90%,有效改善灌溉面积1200亩。在2014年干旱中充分发挥效益,水果不减产。喜见初效的群众主动向政府申请新建窖(池),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多次提出,帮助增加该村的窖(池)规划数量,扩大覆盖面,实现“要我建”到“我要建”的转变。

“老乡,微水灌溉工程建设前百姓收入靠什么?”“水利工程建设后,致富信心是不是更足了!”“以前靠天吃饭,村寨里的人都想办法外出打工!”“现在好了,水土地变成了‘金土地\’了,村民都回来靠‘地\’致富了!”……代表们问得仔细,群众回答的认真。

茂县县委书记高加军介绍,水利设施完善后,该村大力发展甜樱桃、枇杷、青脆李、红脆李、苹果等特色农产品。目前,该村水果年产量达160万余斤。同时,将生态农业观光和羌文化特色旅游结合起来,开辟特色水果市场,吸引86户村民入驻市场,日销售量达4000斤、销售额3万余元。每年亩实现新增粮食和经济作物产量200—400公斤,经济产值增加2000—6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两年前的5145元增加到8962元,增幅达57%,该村59户贫困户243人实现脱贫致富。

代表们感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搞得好不好,最终要看农民是不是受益、能不能增收。”

“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条件,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扎扎实实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搞得有声有色,为我们现代农业创造条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基础。”雅安市农业局副局长曾林如是说。

创新发展——助推农村产业增效

田成方,路成网,树成行,菜成片,蓄水池点缀其中……来到茂县光明镇胜利村,与会代表看到的是一幅幅“产村相融、产村一体”的新农村美丽画卷。

“我有池窖来蓄水,不怕老天拖后腿。”在胜利村农建现场,几行大字带着阿坝群众的豪气扑面而来。

走下车,与会代表身处这百亩土地中间,被眼前这散发着泥土清新气息的梯地所深深吸引。

胜利村平均海拔2100米,土壤肥沃,日照充足,是典型的高半山村,由于缺水,蔬菜产量受制。2014年以来,该村结合牧区节水灌溉项目和“百村千池万窖”微水灌溉项目,探索尝试主材环保,耐日晒、耐低温和耐腐蚀,以及省劳力、省工期、易安装、易修复的玻璃纤维蓄水池。玻璃纤维蓄水池与传统浆砌石和混凝土建设方式比较,工期短、节约人工、维修方便等特点。2015年,建成玻璃纤维蓄水池123口,新增浇灌面积730亩。

“胜利村地处干旱河谷地带,水资源有限,为高效利用水资源,采用滴灌技术,实现了由传统旱作农业向现代高效节水农业的转变,推动了产业提升增加了农民收入。”茂县县长唐远益介绍,近年来,该村积极创新水利发展方式,充分利用生态优势,打好绿色农业这张牌,形成了“甘蓝(莴笋)+微辣椒(番茄)+秋大白菜”一年三收的种植模式,蔬菜种植面积同比增加270亩,产量同比增加41.8%,增加产值110万元,并辐射带动涪江上游富顺、土门等4个乡2万余亩秋淡季蔬菜的发展,亩收入达万元以上。

看到这些,广安市副市长钟志荣发出赞许的同时,思考得更多的是如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有关会议精神,真正学到茂县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精髓,以科技为支撑,把政府推动力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

一个参观点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与会代表车上看视频、听介绍,车下听解说、看现场,代表们越看越振奋,为四川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的新成效而感慨万千。“可学的东西太多太多。我们将把这次会议精神,把阿坝州的经验带回去,认真学习消化,结合我们本地实际,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抓紧抓好,真正让老百姓增收致富。”甘孜州副州长杜德清说。

走一路,看一路,思一路。如何大规模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大规模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开展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通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造福一方百姓,帮助农民增收?大家一路议论风生,一路思维碰撞。

新闻推荐

原阿坝州政协副主席张永年同志享受正厅级待遇因病于年

原阿坝州政协副主席张永年同志(享受正厅级待遇)因病于2016年1月1日凌晨4时45分在阿坝州林业中心医院逝世,享年86岁。张永年,男,羌族,四川茂县人,1929年5月出生,1950年4月参加工作,200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茂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茂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