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迪·沃霍尔的“牛”来到上海 见证浮华激进的波普时代
安迪·沃霍尔 ,艺术家、印刷家、摄影师,波普艺术的开创者之一。
2021年1月1日,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用展览 “波普图像——安迪·沃霍尔的1962-1987”迎接新的一年,向观众展现安迪·沃霍尔是如何将消费的、日常的变为艺术的,包括《奶牛》系列,最著名的《玛丽莲》系列等,呈现其浮华而激进的波普时代。其中的《奶牛》创作背景是沃霍尔1960年代时认为自己已经才思枯竭,并被画廊建议创作母性的题材,“一些田园的元素,比如奶牛”。
“我们希望该展览能为观众在新的一年注入一丝明快的色彩。”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甘智漪这样说道。
澎湃新闻了解到,展览“波普图像——安迪·沃霍尔的1962-1987”由策展人杜兰·卡尔,M.多洛雷斯、策展助理林思圻、奚男共同策划,作品来自西班牙何塞·路易斯·路佩雷斯收藏机构(JoseLuis Ruperez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2020年12月31日晚的开幕式现场 安迪·沃霍尔
策展人杜兰·卡尔、M.多洛雷斯在前言中写道,今天,人们对安迪·沃霍尔的兴趣似乎比以往更为浓厚了。安迪·沃霍尔致力于改造日常现实,将其纳入艺术的范畴之中。此外,他对大众文化及传播的不懈探索是其艺术创作最显著的特征。毋庸置疑的是,安迪·沃霍尔是最能够代表波普艺术运动理想的艺术家之一,他将文化发展为大众产品,人人皆可欣赏,以此抹去艺术的精英主义标签。他的作品通过对大众文化图像的系列化组合创造艺术符号,最终显露出对消费社会的质疑。
对物体的关注,色彩与黑白
安迪·沃霍尔在马德里,摄影,1982年
展览从安迪·沃霍尔的一幅个人肖像摄影作品出发,手持相机的艺术家被置于一面屏风式的独立展墙中央,画面中的他正如同其一系列肖像创作中所暗示的:他们既是个体也是符号。展厅现场,《金宝汤罐头》,丝网印刷,1962年
展厅现场,《金宝汤罐头系列》,丝网印刷,1985年
1961年,安迪·沃霍尔创作了基于漫画与广告的第一幅波普艺术作品“金宝汤罐头”,该系列作品轰动了整个艺术界。展厅内,这次呈现的展墙是沃霍尔创作于1985年的9幅《金宝汤罐头》系列作品。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鲜花》系列
展厅现场,《花卉(黑与白)》系列
随后,展览便进入了第二个区域,该区域以《鲜花》系列与《花卉(黑与白)》系列形成对照,鲜艳的色彩与冷静的黑白形成一种张力。其中,彩色的花卉作品来源于帕特里夏·考尔菲尔德发表在《现代摄影》杂志上的一张照片——照片拍摄了四朵罂粟花。对于沃霍尔作品的阐释,一些评论家认为这些花朵象征着纯洁与脆弱,这两个概念都与沃霍尔此前作品中的暴力相对立;另一些人认为花朵具有葬礼的意涵,与当时发生不久的肯尼迪总统遇刺事件有关。而对面的黑白花卉系列则是回归传统的静物主题。对名人、商业、大众传媒的关注
20世纪60年代中期,沃霍尔有一年半的时间几乎放弃绘画,他认为自己已经才思枯竭。1966年,利奥·卡斯特利成功说服了沃霍尔在他纽约的画廊举办新的展览。卡斯特利的助手伊万·卡普建议沃霍尔表现母性的题材,“一些田园的元素,比如奶牛”。展厅中的《奶牛》系列就是在这一时期诞生的,其灵感来自冰淇淋品牌的牛头形象。
《奶牛》系列,胶印版画,1970年
《玛丽莲》系列,丝网印刷,1970年
《奶牛》系列边上则是最著名的《玛丽莲》系列。在沃霍尔的作品中,玛丽莲·梦露是最伟大的“神话”人物之一。1962年,梦露的自杀对安迪·沃霍尔影响深远,他因此决定为这位女演员绘制肖像。该系列作品基于电影《尼亚加拉》的一张宣传照进行创作,沃霍尔对这张照片进行了处理以捕捉梦露的重要特征,并在大画布上画下了她的肖像,再使用丝网印刷进行了复制,强化了她作为美国偶像的形象。之后,是安迪·沃霍尔从展览到电影,再到杂志、音乐节等各类海报的创作。在大众传媒中,海报作为一种与消费社会密切相关的传播形式脱颖而出,而这种形式为安迪·沃霍尔的表达提供了极大的自由。在沃霍尔的创作下,这些海报也增加了艺术的属性,而这种创作方式也成为了波普艺术和沃霍尔作品的核心精神。
展厅现场呈现的安迪·沃霍尔的海报创作
在展厅中,观众可以看到他为纽约林肯中心电影节设计的海报,也有电影海报,如赖纳·法斯宾德的《雾港水手》和约翰·伊文的《海龟日记》;还有戏剧海报,如约翰·福特创作的《有些人需要帮助》。此外,还有一些社会或政治主题的作品,如《共谋意味着共同呼吸》,以及安迪·沃霍尔为宣传德国绿党而创作的作品。而一张蒙特勒爵士音乐节20周年的海报也格外引人瞩目,跳舞的小人在红底黄线的乐谱上,那是哈林和沃霍两位波谱艺术家共同创造的。展览现场,海报呈现的是沃霍尔与巴斯奎特
1981年,沃霍尔结识了让-米歇尔·巴斯奎特。他们进行了多次合作,相互欣赏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展厅中的这件海报上,两人身着拳击手的服装,那是两人在纽约的一次联合展览上的故事。影像作品
此外,在展览的后半出呈现了两件影像作品:《内外空间》和《胡安妮塔·卡斯特罗的生活》。
展厅现场,《内外空间》
作品《内外空间》记录了60年代的美国当红影星伊迪·塞奇威克坐在电视机前,与屏幕中的自己以及拍摄者对话的场景。作品以双屏的形式突出了塞奇威克的美,以及她脆弱而不稳定的个性。当制片人莱斯特·佩斯基引荐双方认识时,安迪·沃霍尔说“我看得出她的问题比我见过的任何人都多”。影片于1965年8月在纽约“工厂”的首个工作室内拍摄(地址是第47东大街231号),当时的安迪和伊迪是“地下”之王,也是纽约最时尚、最迷人的人物。展厅现场,《胡安妮塔·卡斯特罗的生活》
《胡安妮塔·卡斯特罗的生活》剧本由罗纳德·塔芙乐创作,其灵感来源于卡斯特罗的妹妹胡安娜1964年8月28日发表在《生活》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我的哥哥是个暴君,他必须离开”。影片以古巴革命为背景,讲述了卡斯特罗一家因菲德尔的妹妹违背他的意愿,在大教堂里结婚而引发的家庭闹剧,揭露了卡斯特罗一家隐藏在表面的和谐与笑容下的紧张与争斗。策展方将多个显示器放置在不同区域,并同时播放不同时段的画面,观众行走于各个屏幕之间,感受作品所传达的这一闹剧的混乱与不安。安迪·沃霍尔,胶版印刷,1967年
安迪·沃霍尔,胶印版画,1969年
与展览开篇相呼应的是结尾处呈现的一系列安迪·沃霍尔个人肖像摄影,他身着各式各样服装,头顶白色假发,戴着黑框墨镜,在不同的镜头下扮演着另一个自己。展览将展至2021年4月7日。(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3岁喜欢上回收垃圾 7岁当CEO 美国10岁男孩靠垃圾分类走上人生巅峰 他说:垃圾回收不只是为了赚钱,而且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近日,垃圾分类可谓是热门话题,当你还纠结于垃圾该丢哪个桶时,美国早已有位小男孩靠垃圾分类走向了“人生巅峰”。这个小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