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买考前“神药”可提升脑力?勿擅自给孩子服用这些药物

当代健康报 2016-05-26 15:34 大字

[摘要]随着中高考临近,跟考生一样紧张的,还有考生家长,很多家长为了孩子能考出好成绩,想尽办法购买能够健脑强体的药品和补品,微信朋友圈里也就流传了各种考前健康神药、妙招(

随着中高考临近,跟考生一样紧张的,还有考生家长,很多家长为了孩子能考出好成绩,想尽办法购买能够健脑强体的药品和补品,微信朋友圈里也就流传了各种考前健康“神药"、“妙招"(用药知识:哪些药物不能同时服用?20种不能同服的常见西药)。很多家长和考生心中急切,也就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想法试一试。

买考前“神药”可提升脑力?勿擅自给孩子服用这些药物

买考前“神药"可提升脑力?勿擅自给孩子服用这些药物

买“聪明药"提升脑力

近期微信朋友圈中多篇文章曾提到“聪明药"。有文章宣称“聪明药"可以“显而易见地提升认知能力和注意力",是“智力药丸"。在微信朋友圈内还存在少数卖“聪明药"的微店。

●专家剖析:反而可能害了孩子。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施洪超副主任医师说:“这些言论简直是无稽之谈,可能不仅帮不到孩子,反而害了孩子。"这种所谓 的“聪明药"其实是莫达非尼和利他林两种药物,利他林主要用于多动症患儿,粗心大意和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可以改善。而莫达非尼是作用于神经中枢的药物,主 要针对的是精神类疾病的患者,可能引发嗜睡、震颤、乏力等副反应。如果擅自给孩子服用这样的药物,不仅可能无法帮孩子考出好成绩,反而会起到负面效果,追 悔莫及。

名贵药材补心补脑

除了各种药补之外,还有很多家长费尽心思给孩子食补。在微信朋友圈中,很多网友推荐了所谓的考试专用补心补脑汤,原料主要包括:猪脑、猪心、鸡心、核桃、枸杞、天麻、当归、党参等,有些家长还会高价购买海参、冬虫夏草、燕窝、西洋参等名贵补品。

●专家剖析:考试前食谱不宜变化太大。南京市第一医院营养科营养师徐殿松表示,其实这些食物会过于油腻,或者过于滋补,可能会给考生的消化道造成一定的 负担,甚至导致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症状,反而对高考不利。还有家长给孩子狂吃富含高蛋白的海鲜,结果导致孩子出现严重过敏,影响考试。

为考试服用避孕药

大考前吃避孕药,在女生的朋友圈中已经不是秘密,目的是为了服用后推迟经期,和将要到来的考试打个时间差。但很多女生在经期改变之后,却出现恶心、胸闷、头晕、呕吐、腹泻、嗜睡、耳鸣、食欲减退等不同症状。

●专家剖析:打乱内分泌规律,对发育期女生不利。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科华桦主任说,服用雌激素、孕激素等药物,通过打乱机体的内分泌规律来人为地 制止经期,停药后月经虽然恢复,但在身体尚未发育成熟时这样做,就会引起内分泌失调,造成月经障碍,引起恶心、呕吐及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等副作用,而且对肝 脏有损害。

中高考前可以这样吃

专家建议,考前膳食要本着营养全面、适量、均衡的原则,多清淡少油腻。

●干脑力活儿,饮食勿油腻。武警部队营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庆春说,如果你干了一天体力活儿,可以用大鱼大肉慰劳自己,但干了一天脑力活儿,饭后还要 继续干,就不能多吃给消化系统带来沉重负担的食物。压力越大,越要吃清淡简单有营养的食物,才能保证饭后不至于昏昏欲睡,脑力效

率下降。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的确很必要,但人一天也就需要几十克蛋白质,吃太多

也没有额外的好处,二两肉或鱼,一个蛋,一杯奶,加上六两主食,就足够了。

刘庆春说:“营养素并不娇贵,并不一定要从罕见昂贵的食品中获得。"均衡膳食,维持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之间的正常比例,食补,简单有效。由于考试这种应激状态对营养素消耗较大,如果是明确成分的维生素类、矿物质类等多维营养素,可以考虑按照推荐剂量适当服用。

●多吃粗粮薯类、豆类,补充B族维生素。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说,补充大脑活动所需的营养成分,以水溶性维生素和磷脂最为重要。磷脂是与记 忆有关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合成原料,在蛋黄、大豆里最为丰富,所以蛋类和豆制品宜常吃。维生素中最要紧的是维生素B1,因为它在人体中的储存量最小,几 天摄入不足就可能对工作效率有所影响。适当吃些粗粮薯类、豆类来补充B族维生素很有必要。此外,这些食品的血糖反应较低,有利于长时间维持精力和情绪的稳 定,保证学习工作的效率。

●少吃盐,多吃蔬菜水果有利于稳定情绪。减少钠的摄入,增加钾、钙、镁的摄入量,有利于保持情绪沉稳平和。多 吃富含镁的各种深绿色叶菜和富含钙的酸奶,对抵抗压力有益。范志红说:“青菜富含维生素C、钙、镁和膳食纤维,能预防便秘,还有助于抵抗压力。"考前最好 少吃产气蔬菜,如西蓝花、洋葱、牛蒡等。

范志红提醒,食物安全、保证大脑高效运作、睡眠质量良好,是备考的三大健康“法宝"。她建议家长们亲自选购食物制作三餐,避免让孩子吃过多的加工食品,因为其中的香精、色素、磷酸盐等成分可能对情绪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集中精力。

新闻推荐:

男童误吞老鼠药妈妈急灌蛋清逃过一劫:鼠药成分可对症下药

新闻推荐

儿童“用药靠掰、剂量靠猜” 规范儿童用药已迫在眉睫

这是一个尴尬的现实:目前我国九成药品没有儿童版,儿童用药靠掰、剂量靠猜;这是一组无奈的数据:我国专门为儿童生产的药品不足5%,全国专门生产儿童药品的药企还不到1%...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