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在中国 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音乐会8点直播

澎湃新闻 2020-12-16 07:34 大字

今天是12月16日,恰逢音乐家贝多芬诞辰250周年,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经典947今天上午8:00至晚上24:00,向全球同步直播《贝多芬在中国——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16小时马拉松音乐会》,澎湃新闻也将做全程直播。

《贝多芬在中国——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16小时马拉松音乐会》将以“嘉宾访谈+现场演奏+音视频赏析”的形式,从音乐家、学者、乐评人、策划人、乐迷等多个视角,全方位展现贝多芬的音乐力量及人文力量,并以此为契机,看古典音乐在中国的普及发展,看中外文化交流的最新硕果,看中国音乐力量的崛起。

此次马拉松音乐会由百位海内外优秀音乐家强强联手,指挥家张艺、张亮、张诚杰,钢琴家李坚、左章、张胜量(牛牛)、江晨、张昊辰、万捷旎等,小提琴演奏家宁峰、黄蒙拉、张乐等,大提琴演奏家朱琳、吴敏喆,古典吉他演奏家杨雪霏、范晔,琵琶演奏家吴蛮,竖琴演奏家陈妤颖,单簧管演奏家王弢,歌唱家沈洋、周正中、许蕾、和慧等,爵士演奏家李晓川、张雄关、田欣等呈现多重创新器乐及声乐组合,60首音乐会曲目和50段珍贵音视频史料,几乎囊括贝多芬一生所有创作体裁;王勇、方靓、韩斌、刘爱华、陶辛、王丹丹、张笑丁、周平等行业专家多维度探寻贝多芬力量之源,共话乐坛盛世;钢琴家鲁道夫·布赫宾德(Rudolf Buchbinder)、小提琴家丹尼尔·霍普(Daniel Hope)、作曲家卡普钦斯基(Jaroslaw Kapuscinski)、波恩歌剧院、法国国家交响乐团、西德科隆广播交响乐团、纽约当代乐团、维也纳交响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杭州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上海芭蕾舞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瑞音乐家室内乐团等中外名家名团,也通过视频进行跨时空对话,演绎经典。

阿基米德、话匣子、百视通、澎湃新闻、看看新闻、哔哩哔哩弹幕网、腾讯看点直播等网络音视频平台,同步直播呈现这场马拉松音乐会。贝多芬伴随一代中国音乐人的成长

2020年是一个需要力量和斗志的年份,又恰逢贝多芬诞辰250周年,“乐圣”一生虽历经磨难,却以令人赞叹的坚韧与刚毅,用音乐讴歌着博爱、力量和勇气。在历经两百多年的时间积淀后,“贝多芬”早已不仅仅是一个伟大音乐家的名字,更是一种追求自由和进步精神力量的象征,他的“英雄主义”以及对生命本身的敬畏与敬重在今年尤其鼓舞人心。

贝多芬伴随着一代中国音乐人的成长,在贝多芬纪念年之际,中国音乐家们也将交出一份答卷。曾在贝多芬“第二故乡”维也纳求学的指挥家张亮,深得德奥作品精髓,于今年发行了他执棒上海爱乐乐团现场灌录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指挥张诚杰曾在德国留学七年,从师于已故指挥大师、贝多芬的权威诠释者库特·马舒尔,在不断历练中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指挥家,带领中国乐团演绎最纯正的贝多芬风格;钢琴家闫竞舸以精湛的演奏技巧和对贝多芬音乐的完美诠释于2011年在德国波恩贝多芬国际钢琴比赛摘得桂冠,四年后,又被波恩市贝多芬故居及贝多芬协会授予“贝多芬大使”称号,成为被授予该称号的首位中国钢琴家。这次,他将通过线上演奏的形式带来贝多芬根据萨利埃里歌剧《法尔斯塔夫》中的二重唱“正是那样”而作的《10首钢琴主题变奏曲》,对贝多芬“小众”作品的演绎和推广,足见闫竞舸作为“贝多芬大使”的责任和诚意。

16小时视听盛宴,百位海内外优秀音乐家强强联手

贝多芬的作品是很多人古典音乐普及路上的“敲门砖”,囊括了交响乐、室内乐、声乐等多种音乐体裁,成为了不朽的经典。本次马拉松音乐会邀请多位海内外优秀音乐家带来贝多芬作品的纯正演绎,钢琴家李坚、柴琼妍、江晨、左章、詹姆斯·布朗(James Brawn)、万捷旎、王鲁、周希希、张诚杰、安天旭、闫竞舸奏响“热情”“暴风雨”“黎明”“狩猎”“槌子键琴”等多首贝多芬独具代表性的钢琴奏鸣曲;小提琴家宁峰、纪尧姆(Guillaume Molko),大提琴家朱琳、吴敏喆以及钢琴家左章、张亮、江晨、黄秋宁会互相合作带来贝多芬的经典小提琴奏鸣曲和大提琴奏鸣曲;上海四重奏、北极星四重奏则将演绎贝多芬的弦乐四重奏作品;歌唱家宋倩、周正中、许蕾唱响贝多芬的歌剧选段及艺术歌曲;来自上海爱乐乐团及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的声部首席更是组合演绎贝多芬的多首室内乐作品。

除此之外,贝多芬音乐的全新器乐组合改编也是马拉松音乐会的亮点所在。古典吉他演奏家杨雪霏搭档钢琴家左章,古典吉他演奏家范晔搭档竖琴演奏家陈妤颖,琵琶演奏家吴蛮搭档竖琴演奏家茱莉·史密斯·菲利普斯(Julie Smith Phillips),中阮演奏家薛淼搭档钢琴家齐一多,不约而同地挑战了贝多芬为曼陀林和古钢琴而作的音乐作品,民乐和西洋乐的多重改编让贝多芬的音乐绽放出别样的色彩;钢琴家张胜量(牛牛)演绎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的李斯特钢琴改编版,杨雪霏和黄蒙拉将艺术歌曲《阿德莱德》用弓弦的形式重新呈现,长笛演奏家富足、单簧管演奏家王弢、口琴演奏家赵晨曦更是拓宽了贝多芬作品在小众乐器上改编的可能性。

如今,当代的音乐家也通过自己的创作和演绎,为贝多芬的作品注入新的生命力,用独特的方式纪念大师:燃点人声乐团用阿卡贝拉唱响《欢乐颂》;来自JZ Music的爵士乐演奏家李晓川、张雄关、田欣通过即兴创作淬炼贝多芬音乐的爵士味道;钢琴家朱林蕾用电子乐重构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中国各大乐团长笛首席集结奏响贝多芬《F大调第二浪漫曲》的长笛乐队版;人气音乐剧演员贾凡、孙豆尔、崔恩尔带来音乐剧《贝多芬》唱段,呈现年轻音乐人对贝多芬音乐的“新玩法”。

与此同时,韩斌、沈次农、陶辛、王丹丹、王勇、伍维曦、谢力昕、邹彦等多位音乐学者强强对话,聚焦贝多芬的音乐创作,深入浅出地进行着实时导赏,讲述音乐背后的故事,用极高的专业素养展现多面贝多芬。

回溯贝多芬进入中国的历史,看古典音乐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

贝多芬可以说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接受度最高的音乐家,李叔同、鲁迅两大学者推崇贝多芬,并以贝多芬为起点,逐渐引入西方古典音乐,“乐圣”之称也源于李叔同。借此契机,低男中音歌唱家沈洋带来了李叔同描写贝多芬的学堂乐歌《众生》《乞命》,用歌声追溯贝多芬在中国的足迹。

1911年,上海公共乐队首次演出了贝多芬《第三交响曲》末乐章,1936年,上海工部局乐队进行了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中国首演,这两个乐队都是如今的上海交响乐团前身,这些珍贵的史料也见证了贝多芬音乐在中国的发端并不断壮大。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在直播中坦言,作为远东第一个交响乐团,上交与贝多芬有着深厚的渊源。活跃在美国的中国指挥家蔡金冬执棒纽约当代乐团,复刻历史上第一支演绎贝多芬作品的中国乐团的编制,奏响贝多芬《第七交响曲》。

今年,上海的各个厅团、音乐家都为纪念“乐圣”卯足了劲,纷纷推出贝多芬纪念音乐会和贝多芬全集的系列演绎,上海音乐厅总经理方靓、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东方艺术中心节目总监刘爱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公益事业部艺术总监沈舒强也从幕后策划人的角度,将讲述“贝多芬在上海”的高光时刻。(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野蛮生长”和身份谜题:中国乐队的“本地化”之路

以综艺节目《乐队的夏天》为标志——伴随着传统商业流行音乐业界的崩溃重组和市场受众的逐步细分,长期在“地下”和各大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