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的孩子一样很优秀 来自富平县教育系统“大家访、大排查”活动系列报道之七
本报记者王能力通讯员 王燕婷 陈小奇
用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不贴标签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尊重他们的家庭关系,尊重他们的生活现状,尊重他们的喜怒哀乐。留守的孩子一样可以很优秀。——富平县迤山中学田向华
紫萱(化名)性格比较腼腆,与同学交往不多。学习认真努力,擅长理科思维,文科相对弱了一些,特别是语文背诵比较慢。为了促进孩子更好地发展,趁着“大家访、大排查”活动,富平县迤山中学高二二班班主任田向华决定去紫萱家家访。
在街道的小巷子转了几圈,终于找到了紫萱租住的家。那是一座五层的小楼,里面的住户基本上都是为学生上学租住的。紫萱的奶奶60多岁了,正在巷子口等着,和蔼可亲,说话中气很足,说话间带着田向华走进她们租住的二楼。
“这是孩子上学以来老师的第一次家访,没有准备什么吃的,您赶快喝点儿水吧,辛苦了!”紫萱奶奶说。
“不辛苦,应该的。紫萱在学校表现挺好的,她学习很认真,也很努力,我觉得她还有很大的潜力。”田向华说。
在与紫萱奶奶交流中,田向华逐渐走近了这个家庭。据了解,紫萱的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家里还有个妹妹,从紫萱上小学开始,奶奶就来陪她,婆孙三人租住在县城旁边的村子里已经有11年了。奶奶只能陪伴孩子,对孩子的学习却是一点儿忙都帮不上。
田向华问:“现在外出打工的父母不少,虽然紫萱的爸爸妈妈离家很远,但是视频通话也挺方便的,他们会经常和孩子联系吗?”
“他们经常电话联系,有时买书,有时买衣服,都会给孩子寄回来。但是我一想到我的两个孙女,还是特别的难过。”紫萱奶奶抹着眼泪说,“我常常看到人家的孩子上学有爸爸妈妈接送,放假了和爸爸妈妈在一块儿说说笑笑的,而我的两个孙女却没有爸爸妈妈的陪伴。她们的爸爸妈妈当年没有好好读书,到了孙辈,我一定要让她们把书读好。”
紫萱告诉田向华,奶奶是一个很好强的人。上小学起,奶奶每天都会叮咛她要好好学习。正是奶奶的不断督促,严加管教,才让她在学校里面能静下心来学习。
“不瞒老师说,娃娃跟着我也吃了很多苦。每年暑假,家里的花椒没人摘,大热的天,别人家的小孩都在家里乘凉,可我的孙女还要和我一起在地里劳作。哎,没办法呀!”奶奶的眼泪止不住地流。
“老人家,您的言传身教给孩子做了最好的榜样,也为她们的爸爸妈妈解除了外出打工的后顾之忧。您是这个家里的大功臣呀,您很厉害!”田向华由衷地感慨道。
“我不求什么,只要我的孙女能够在学校好好学习,将来能考个好大学,我就心满意足了。不过还是要靠你们老师费心指导她。”奶奶说道。
“老人家您放心,孩子学习上的事情就交给我们啦。”田向华忙不迭地说道。在和老人家拉家常的过程中,对紫萱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走出紫萱的家,田向华百感交集。留守在家的孩子,他们历经生活的艰难、劳动的艰辛,懂得生活的不易,他们会更加珍惜祖孙之间的感情,更加能理解爸爸妈妈在远方打工的不易,也会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条件,所以他们比同龄人成熟。留守孩子的沉默其实并不是木讷,他们的腼腆也不是怯懦,他们的冷静里有着责任,他们的眼眸里满含执着。作为老师,尊重他们的经历,不给他们贴上留守的标签,不把他们当另类看待,用爱心为他们付出,用真心与他们交流,他们一样可以很优秀。
这次家访后,紫萱的学习状态更好了。她说:“老师的这次家访让我又一次回顾了自己曾经的人生历程,再次理解了奶奶对我的陪伴和付出的不易,也能体会爸爸妈妈打工的艰辛,我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那天,紫萱给田向华说:“上一节语文课我听得特别认真,原来语文课真的很有意思,我之前都没有体会到。老师,我爱上语文啦!”
看着紫萱一脸的满足,田向华心里感到非常轻快,眼前的这个孩子,她的未来一定会闪闪发光!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王燕婷)近日,富平县教育局召开“三名+”建设工作推进会。会议组织学习了《富平县教育局关于实施“三名+”...
富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富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