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国团 为中华体育拼搏

甘肃日报 2021-06-02 05:01 大字

容国团,1937年8月10日出生在香港一个海员家庭,早期在家乡广东珠海的一所华侨学校上学,1948年初转到香港的慈幼学校就读。其父容勉之是进步组织工联会下属的海员工会会员,容国团小时候常去工联会康乐馆打乒乓球。

1957年2月,容国团代表工联会参加全港乒乓球赛,与队友夺得男团、男单和男双冠军。当年9月,容国团作为港澳乒乓球队队员到北京、上海、杭州访问,亲眼看见祖国内地欣欣向荣的景象。两个月后,他毅然跨过罗湖桥,来到广东,开始在广州体育学院工作和学习。

1958年4月,容国团在广东省体育工作者跃进誓师大会上发出豪言:“3年内取得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

1959年,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联邦德国的多特蒙德举行。容国团一路杀进男单决赛,对阵曾获世界冠军的匈牙利老将西多。决赛首局失利后,容国团连胜3局,夺得冠军。圣·勃莱德杯上第一次刻上中国人的名字。

回国后,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了乒乓球代表团成员。乒乓球热迅速在全国兴起。

1961年,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北京举行,中日两队在男团决赛中相遇。已成为众矢之的的容国团先后负于荻村和木村。“下一场你准备怎么办?”有队友问。“人生能有几回搏?”容国团举双拳仰天长啸,“此时不搏,更待何时?”容国团最终战胜星野展弥,中国队首获男团世界冠军。

1965年,第2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南斯拉夫卢布尔雅那开幕,任女队主教练只有4个月的容国团率领中国女队击败日本女队,首捧考比伦杯。

“文革”动乱中,容国团蒙受不白之冤,受到迫害。1968年6月20日,他用自己的方式结束了生命。1978年,国家体委为容国团平反,恢复名誉。2009年,容国团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9月25日,容国团获“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

容国团的一生与拼搏相关,与中华体育获得的数个第一紧密相连。如今,容国团的夺冠铜像立于母校广州体育学院的中心广场;学院乒乓球馆内,挂着一幅幅容国团拼杀时刻的图片。容国团喊出的“人生能有几回搏”,激励着几代中华儿女为国拼搏、顽强奋斗。

(据新华社广州6月1日电)

新闻推荐

国乒“龙蟒组合”:有坚持更有追求

5月28日,马龙和许昕(左)在比赛中。中国乒乓球队奥运模拟赛南阳站5月28日决出男、女双打冠军,将出战东京奥运会的国乒队员上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