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姓氏(外一篇)

市场星报 2020-11-07 00:49 大字

先秦时期,姓是代表母亲血缘的符号,氏是代表父亲血缘的符号,秦始皇姓嬴名政,是因为他母亲姓嬴,而他的父亲姓赵。汉以后,这种姓氏法就完全反过来了,父亲那边称姓,母亲那边称氏。以前许多平民女子没有名,姓什么,就叫什么氏,嫁到男方家庭,就跟夫姓,丈夫姓李,就叫李刘氏,丈夫姓周,就叫周吴氏。

古代的人,既有名,又有字,后来还有号。名是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取的;字是20岁举行成年冠礼时取;名与字有意义上的关连;号一般成年后根据爱好、理想等自取。例如颜回,字子渊,回有洄旋、旋转的意思,渊是“回水”的意思。曾点,名点,字皙,点是小黑,皙是白,黑白是反义词。宰予,名予,字子我,予是名,子我是字,他的名和字是同义词。“子”在春秋时是对男子的尊称,所以在字前加子,是一种普遍的方式。子渊,子我,子产,子羔,子华,子思,子有,子贱,子夏,子贡,子张,子迟,子容,都是这种取字法。

婴儿三月时父亲为孩子取名,成人时取字,成人后取号,延续至今,大约相当于我们刚出生时家长给我们取小名,需要上户口时,或要上幼儿园,或要上小学时,再给我们取个正式的大名,别号则是我们成人后,文艺界人士根据自己的喜好,起的一个别名。我婴儿时期有一张照片,上面写着“毛孩100天”,这个“毛孩”,就是小名,或大约相当于古人的名,当然只是相当,并不是真的等于。

小孩子生下来,临时要起个小名,嘴里有个喊头,因为总不能天天说“那个东西,这个东西”吧,因为是小时候的名,所以也相当于昵称。上户口时就要取大名了,这是个正式的名字,上学要用,以后一辈子都可能要用,所以很正式。我的大名叫幼连,即许幼连,但后来上中学,文革时期,看了一部越南电影,里面有个抗美英雄叫辉,于是一时冲动,把自己正式的大名改成了“辉”,名字虽然不错,但重名的人太多了。

几千年来,这些规矩和习惯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虽有变化,但根源仍在。按照取名、用字、命号的时间顺序、生命阶段和心理因素,我们大致可以知道,古代对人称字比称名更正式,也更尊敬。如果称字还觉得不够尊敬,那就称号,如果有号可称的话。这就像在正式的场合,叫别人的小名,虽然亲切,但场合不对,既不正式,也不够尊敬。在正式的场合,要表示对他人的尊敬,可能仅称大名还不够,那就得带上职务,例如某某局长,某某主任,某某部长,某某经理,某某董事长,这叫上路子,懂规矩。因为是正式的尊称,所以听的人心里高兴。在这类事情上,依照社会礼规,再好的朋友,也没法例外。

新闻推荐

越南今年来登革热病例数超8.4万例

据越南卫生部预防卫生局3日消息,今年前10个月,越南登革热病例数达8.4万余例,共有13人因患登革热死亡。据越通社报道,11月是越...

 
相关推荐